1.文化強國建設全面推進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于完成到2035年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因此,未來我們將在文化產業開展全方位的發展布局,堅持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堅持以社會效益為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同時加強科技發展規劃,順應數字化大趨勢,在互聯網大潮中積極應變,加強年輕化傳播,促進智能化發展。此外,文化強國的建設要求各地區之間的協調統一,為此,需要加強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成渝區等區域的文化協同共進,增強區域合作的凝聚力,同時以點帶面,帶動全國各地區文化產業的建設與發展。
2.文化產業繼續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文化產業的數字化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與成熟不斷轉型升級,而這在未來依然且始終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趨勢。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實踐,各種新業態、新服務、新模式不斷涌現。搭乘“數字快車”,文化產業也在朝著家庭化、數字化、智慧化的方向繼續發展。科技創新賦予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將是未來10年的時代主題。整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產業資源,推進5G與VR/AR、4K/8K超高清視頻等技術相結合,積極發展新型文化設施,加快推進文化產業重點領域數字化消費、數字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是未來持續不變的主題,也將有力地提升我們文化產品的創意性與文化服務的體驗感。
3.電子競技成為被主流認可的文化活動
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會電子體育表演項目中,電子競技作為表演賽事首次登上亞運舞臺,中國隊取得2金1銀的成績,為國爭光。2021年11月,由中國珠江集團公司出資組建的EDG俱樂部派出的代表隊在冰島奪得了S11英雄聯盟年度總決賽的冠軍,標志著經過十年在電子競技領域的深耕,我國在《英雄聯盟》這一賽事項目上已經取得了和韓國同樣成績。如今,電子競技作為正式項目入選2022年杭州亞運會,響應了12月13日亞奧理事會在官網“支持鼓勵單項協會和各自對應的虛擬運動合作”的口號,也標志著電子競技作為年輕人喜愛的競技賽事,已經走在了規范化、成熟化、體系化的道路上。在未來,電子競技將越來越成為被主流認可的一項文化活動,對于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4.健康與生態問題成為關注重點
隨著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發展,綠色、生態、健康、可持續等等關鍵詞將愈發成為廣大人民的新訴求。尤其是對于年輕一代而言,健康養生與人居環境質量的問題也日漸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當下,我國不再著眼于追求純粹的經濟發展速度這一目標,而開始不斷關注人民生活質量方面的話題。一方面,由于中國人口結構日益趨向老齡化,老齡網絡用戶規模也在迅速增長,“銀發經濟”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養老型文化產業也將成為一個重點關注的領域;另一方面,年輕人的健康養生型產業,例如養生餐飲品牌、各類保健運動等,也在不斷涌入市場;此外,在雙碳政策的宏觀背景下,我們對于綠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化產業領域,相關的低碳模式也將成為重點關注對象。
5.美育成為社會新風尚
2021年,美育教育利好政策頻出,美育已經被提到時代的高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已然成為一個新的行業發展機遇。2021年4月,教育部成立首屆全國中小學美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2021年5月6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發布《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有關情況》(以下簡稱《情況》)。《情況》對近年來美育工作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今后工作的三個重點方向:其一是全面深化學校美育教學改革,其二是改善學校美育辦學條件,其三是完善強化學校美育評價機制。在未來,除基本學科教育以外,美育教育也會成為基礎教育中的一大重點,這種模式的推廣,對于改善我國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多維度提升,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期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6.雙循環格局進一步完善
自2020年提出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以來,我國便致力于在后疫情時代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文化產業領域,這一新發展格局的目標也將在未來更加清晰明確。從國內情況來看,首要的便是深化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不斷推出高質量的優秀文藝作品;從國外環境來看,無論世界格局如何變動,我們都需要牢牢把握住自身的文化資源優勢,銳意創新,積極拓展文化交流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出海模式。例如,作為中國網文出海先行者的閱文集團,入選了2021-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其開創的“生態出海”模式,實現著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相互融合。
7.嚴格、規范化網絡管理成為常態
規范且明朗的網絡環境對于促成虛擬性公共空間的和諧、文明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國逐漸重視網絡平臺的規范化管理,積極介入監督,加強正向引導。尤其是對于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青少年一代,更是要著力于建立起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例如在游戲領域,相關部門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加強對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有關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未嚴格落實的網絡游戲企業,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等。這些趨勢在未來一年還將繼續堅持推進,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8.廣播電視領域行業法規將明確化
2021年3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這也意味著我國首部廣播電視法將要在未來出臺。意見稿提出,國家將加強智慧廣播電視建設,推動廣播電視科技創新與服務升級,提升廣播電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推進廣播電視在全媒體傳播體系中深度融合發展。征求意見稿從業務準入、制作播放、傳輸覆蓋、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進行擬定,整體內容明確顯示出國家層面對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的高度重視,以及財政、金融層面對廣播電視行業改革發展的鼎力支持。這也預示著我們的廣播電視行業在未來會生成更多規范化的管理模式,也將會帶來更多優質的文化輸送服務。
9.網絡發行機制更加成熟
經過了2020年疫情的網絡電影大爆發,本年度網絡電影無論在制作還是在發行方式上都更加成熟及多元。多部預備于院線發行的電影轉為網絡首發,如《東北戀哥》等,為網絡電影市場帶來了更加成熟和精良的制作。富有經驗的電影人開始陸續轉戰網絡電影市場,為市場繁榮和革新帶來了新的氣氛。由于正處于剛剛興起的階段,網絡電影尚沒能突破其自身觀影人群的天花板,市場下沉的基礎上并未出現口碑引爆之作。在未來一年中,伴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繼續推進與市場的進一步發掘擴大,網絡發行機制將更加成熟,更多的優質作品涌現將成為可能,網絡影視的發行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10.原創性文化藝術內容質量提升
2021年末,《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出臺,對于當前常見的短視頻剪接、授權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這種管理規定之下,一部分基于二度創作、視頻搬運的內容制作模式將難以再成為競爭致勝的法寶,也因此開始倒逼內容生產者朝著提升質量、注重原創、深耕內容的方向發展轉型。可以預見,未來一年中,更多的原創性作品將出現在我國的市場中。同時,它也向廣大文藝創作者發出了一個指引信號:只有那些注重大眾需求,不斷提質增效,著力于打磨內容主題,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且具有積極社會意義的優質文藝作品,才能夠成為在文化藝術領域角逐中的佼佼者。